長期便秘要當心!他26歲生日查出腸癌 醫生歎息「排便時4個異常變化」可能是腸道在求救
我們的腸道從胃以下至肛門都屬於腸道,在肚子彎彎繞繞,總長度是我們身高的5倍,包括小腸和大腸。小腸包括十二指腸和空、迴腸,小腸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小腸發生癌變極少見。
小舒(筆名),26歲,長期便秘,然而,最近,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異常,腹瀉,便秘交替,一旦上廁所,甚至有血便,蕭舒實在受不了,就去醫院檢查。
但結果真的讓小舒「崩潰」了,報告顯示腸癌,還是晚期,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機會。
醫生們也很好奇,為什麼年輕時就被診斷出患有腸癌?
原來,小舒是一個「吃不胖」型的小姐姐,而且她們非常喜歡吃食物。
從高中開始,他們經常吃麻辣燙,到了大學,經常和室友一起到學校街邊串燒烤,到了冬天,吃火鍋。
路邊小吃攤上,那是小舒的最愛,幾乎每天都去吃。
雖然吃了這些食物後會拉肚子,但小舒沒當回事,隨著體重越來越輕,其他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阻礙,卻沒想到,最終被查出是腸癌,沒有手術的餘地。
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以及儲存、轉運和排出大便。大腸癌發病率很高,是目前國內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的癌症。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我們老百姓通常所說的腸癌指的就是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有一項主要功能是儲存、轉運和排出大便,如果發生了癌症,當然會在排便時出現徵兆,並且是最早出現的癥狀。
醫生提醒:排便出現4種情況,已是中晚期
1.排便習慣出現改變是腸癌最早癥狀
自己一貫以來的排便習慣改變了,就要提高警覺。可以出現排便次數增多即腹瀉,也可以出現相反的癥狀即便秘,甚至可以出現腹瀉與便秘相交替現象。如原來每天一次大便變成4~5天一次大便了,或3~4天一次大便變成一天4~5次大便,或者一段時間便秘一段時間腹瀉等等諸如此類與以往習慣迥異的現象。 直腸癌還會出現直腸刺激癥狀,老想上廁所,排便前肛門有下墜感,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出現這些情況需要警惕直腸癌。
2.大便表面帶血及黏液,甚至膿血便
腸道癌腫組織比較脆,容易出現破潰出血,就會出現便中帶血或大便表面帶血。癌腫破潰引起細菌或病毒感染,出現炎症反應可出現膿血便。臨床上需要與痢疾相鑒別。
3.大便形狀出現改變
正常大便長條狀,表面光滑。如果長期出現表面凹凸不平、或者稀爛不成形甚至水樣便,不是正常現象需要警惕腸癌。如果是直腸癌,還可能出現大便進行性變細,也就是說越來越細。
4.停止排便排氣
在腸癌中晚期,癌腫增大阻塞腸腔會出現腸梗阻現象,如果出現完全性腸梗阻的話,就會出現不排便不打屁。臨床上,左側結腸癌有時就以急性完全性腸梗阻為首發癥狀。
定期體檢,尤其是定期作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大腸癌最好手段
定期體檢是發現早期腸癌最有效的手段,如果等到大便出現徵兆往往已經是晚期了。而早期大腸癌治療可大大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甚至完全治癒。
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腸癌的最好手段
醫學界建議50歲以上最好每年做一次腸鏡。如果是高危人群,年齡下調至40歲。高危人群包括:凡40歲以上有下列癥狀: ①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一級親屬大腸癌病史。 ②有癌症史或腸道絨毛狀腺瘤或息肉病史者。 ③大便潛血(十)者。 ④有以下兩項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精神創傷史;接受過盆腔放療病史。
腸道健康的人更長壽!看便便知道你的腸道是否健康
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心、腦、肝、腎等臟器與我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卻忽視了腸道健康的重要性。胃腸道不僅消化和吸收提供身體能量的營養素,還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腸道健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也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美國健康網站LiveStrong近日發文,介紹了腸胃病醫生日常維持腸道健康的6個訣竅。
密切關注大便頻率和外觀
紐約大學朗根健康中心的腸胃病醫生Rabia A.De Latour博士建議,為了更好地了解腸道健康狀況,應該密切關注大便的頻率和外觀。「大便的形狀、稠度、質地和顏色揭示了腸道里發生的很多事情。」
她建議使用布里斯托爾糞便圖表,該圖表將大便分為七種不同類型:
布里斯托爾糞便圖表,圖片來源:LIVESTRONG.com
其中,3型和4型是理想的大便形狀,而1型和2型通常意味著便秘,5型、6型和7型則意味著大便稀疏或腹瀉。
如果注意到自己的大便有所變化,特別是如果還存在腹痛或體重減輕等任何其他癥狀,那麼應該及時就醫,進行腸道檢查。
控制壓力
Middlesex消化健康和內窺鏡檢查中心的腸胃病醫生Benjamin Hyatt博士說,減輕壓力有助於減輕胃腸道疾病的癥狀,甚至可以防止其發展或惡化。
他說:「慢性壓力會導致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交流發生改變,從而對胃腸道產生負面影響。這些改變可能惡化或導致許多胃腸道疾病的發展,包括腸易激綜合征、炎症性腸病和胃食管反流病。」
他建議定期進行減壓活動,如鍛煉、瑜伽、冥想或催眠療法。
主動喝水
人體大約由60%的水組成,保持身體的水分對保持腸道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Mercy醫療中心的胃腸病醫生Bryan Curtin博士解釋說,腸道需要水來發揮功能,並使腸道中好的細菌保持健康平衡。
「就像汽車發動機需要油一樣,你的腸道需要水,否則就會有便秘的危險。」 Curtin博士說,建議每天至少喝兩升水(約8.5杯水),以保持水分和胃腸系統的平穩運行。
不吃紅肉和加工肉
2017年5月發表在國際知名癌症期刊《腫瘤靶點》(Oncotarget)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紅肉和加工肉是致癌物,也就是說,大量食用紅肉和加工肉會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風險,包括胃癌。而2015年2月發表在《腫瘤學評論》(Oncology Reviews)雜誌的的一項研究還指出,紅肉和加工肉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
Hyatt博士指出,吃富含水果、蔬菜、全穀類、纖維、牛奶、鈣、維生素D和葉酸的腸道健康飲食對此類癌症,尤其是結腸癌有保護作用。
減少食用加工糖
對人類飲食來說,含糖食物是一個相對較新鮮的食物。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是吃不到鬆餅和冰淇淋的。Curtin博士認為,這可能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很難消化加工糖,從而導致不良癥狀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據梅奧診所(Mayo Clinic),吃含糖的穀類食品和甜點以及蘇打水之類的甜飲料可能會增加患慢性炎症的風險。而根據哈佛健康出版社(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說法,吃得糖太多,還會導致腹瀉。
2019年1月發表在《營養學前沿》(Advances in Nutrition)雜誌的一篇評論還指出,人工甜味劑會改變腸道細菌的構成。
吃益生菌和益生元食物
益生菌是在一些發酵食品中發現的有益腸道的細菌,如酸奶、泡菜、甜豆豉,以及某些補充劑等等。
益生元則是指通過胃腸道並幫助餵食腸道中的有益生物的食物。它來自不易消化的纖維,包括大蒜、洋蔥、鷹嘴豆、扁豆、大豆、黑麥和小麥等等。
「它們可以幫忙我們發揮許多功能,包括協助食物消化,維持健康的免疫系統,保護我們免受有害生物和毒素的侵害,以及平衡我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Hyatt博士說,儘管證據還在不斷增多,但通過食用富含益生元的食品來刺激我們的微生物組的生長和健康,對我們的腸道健康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