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墳帶3樣,家興人丁旺」清明掃墓要帶哪3樣?記得準備好!

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等,是傳統重要節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國曆4月4日或5日,此時正值春暖花開、草木茂盛之際。清明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周朝時期,起初是作為農事節氣而設,用來指導農業生產,《淮南子·天文訓》中就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的記載,標誌著清明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逐漸升高、降水量增多,適合播種各類作物。


Advertisements

然而,漢代之後,清明節逐漸和「寒食節」、「上巳節」相融合,並增加了祭奠、緬懷先人的習俗,演變為兼具自然和人文內涵的節日。據《歲時百問》記載,清明節掃墓祭祀的習俗,起源於晉文公紀念介之推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在外流亡期間,他的隨從介之推、曾割股奉君,但在重耳歸國並成為國君後,介之推卻隱居山林、拒絕封賞,晉文公為了感念介之推的高風亮節,下令在其逝世之日禁火寒食,後來,這天就演變為清明節、掃墓祭祖的日子。


Advertisements

掃墓時,家人會攜帶祭品如酒食、水果、糕點、香燭等,到先人的墓地清理打掃,除去雜草、修補墓碑,然後擺設祭品,焚燒紙錢,磕頭跪拜,寄託哀思,祈求祖先庇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民間俗語說:「上墳帶3樣,家興人丁旺」,清明上墳要帶哪3樣?記得提前準備好!


一、香燭和紙錢


在傳統觀念中,香燭燃起的煙霧被人們視為、透過它向另一個世界的祖先傳遞思念,表達對先人的尊重與悼念,也尋求他們的保佑。燭光象徵著光明和溫暖,彷彿照亮了祖先的靈魂歸途,也為活著的家人帶來安寧和吉祥。


基於民間信仰,人們相信逝去的親人、會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焚燒紙錢給他們提供了一種「陰間貨幣」,滿足他們在彼岸生活的需要。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