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伙腎小球壞了!尿毒症多半是「拖出來的」 提醒「身上兩處地方發臭」小心腎病變

而急性腎衰竭,是由於急性病症導致的腎衰竭。一般來說,這種腎衰竭只要祛除患者的病因,就能完全治癒腎衰竭,因此從嚴重程度來看,慢性不如急性。


而尿毒症和腎衰竭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做包含與被包含,腎衰竭晚期可能導致尿毒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尿毒症都因為腎衰竭引起,有可能是腎盂腎炎、腎實質損壞等等。


其次,雙方癥狀有明顯不同。腎衰竭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腎功能消失的病理狀態,患者會出現少尿後尿崩的癥狀,然後逐漸出現電解質失衡、高鉀血症、酸中毒的問題。但是尿毒症則是腎組織幾乎完全纖維化,腎功能完全消失,然後患者呈現全身酸鹼中毒的表現。


Advertisements

第三,雙方對機體造成的危害、最終的治療效果也不同。相對來說,腎衰竭比尿毒症好很多,腎衰竭階段的治療是可逆的,有藥物治療可以使腎功能恢復。


但是尿毒症則完全沒有藥物、治療方法濕氣逆轉,除非換腎。因此尿毒症患者必須通過透析排出體內毒素延長壽命,十分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總結:

綜上所述,尿毒症還是個人之痛、家庭之痛、社會之痛,尿毒症患者的生活困難得讓人無法想象,因此我們應該在腎功能完好時保護腎臟,少喝飲料多喝水,減少久坐的時間,多進行體育鍛煉。

特別是酒精,一定要嚴格控制,多數尿毒症患者都有酗酒歷史,應當引起人們警惕。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尿毒症患者越來越多,醫生勸告:做好這5件事,腎會感謝你



腎不好的朋友,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尿毒症的發生。尿毒症的出現,意味著腎功能的徹底喪失,除了接受血液透析或者腎移植手術,別無良法。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尿毒症患者都是從慢性腎病一步步發展而來的,這個過程大都需要經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由於病情發展緩慢,很多腎病患者並沒有留意腎功能的點滴變化,直到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再想挽回已經為時過晚了。

Advertisements


要挽救我們的腎功能,就不得不提到造成腎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造成現代人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約80%以上的慢性腎病都是由這兩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引發的。剩下的約20%的慢性腎病患者,才是由腎小球腎炎、紅斑狼瘡、腎結石以及尿路感染等疾病引發的。

Advertisements


鑒於慢性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專家們一致認為,要保護好我們的腎功能,阻止慢性腎病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就必須做好以下5件事情:

1、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尿酸指標,阻止蛋白尿的出現

蛋白尿的出現和多少,是腎功能好壞和衰竭程度的敏感指標。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尿酸指標,就能阻止蛋白尿的出現,也能降低慢性腎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慢性腎病患者的血壓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應該控制在7.0%以下;血尿酸應該控制在360µmol/L以下,爭取將蛋白尿降低到0.3克以下。


Advertisements

2、謹慎服藥,特別是不要濫用具有腎毒性的藥物

慢性腎病患者在選擇降壓藥、降糖葯和降尿酸藥物時,要遵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服用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藥物;在服用其他藥物的時候,一定要向專業人士了解該藥物對腎功能的影響有多大,有沒有腎毒性;對於沒有標明不良反應和禁忌證的藥品、營養品和補品,一定要謹慎服用,能不用最好不用。

3、注意飲食控制,養成低鈉、低磷、低脂和適量優質蛋白的飲食習慣

功能異常的腎臟,對鈉、磷、鉀等元素的代謝能力下降,高濃度的鈉、磷、鉀反過來還會加速腎功能的衰竭;腎病患者的脂質代謝能力也會減弱,因此需要採取低脂飲食;蛋白質和氨基酸中的氮元素會加重腎臟負擔,因此也要控制它們的攝入量。腎不好的朋友,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和穀物,食鹽攝入量要控制在每天3克以下,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按每公斤體重1克以下計算,還要選擇優質蛋白類食物,如脫脂牛奶、雞蛋白、精瘦肉、大豆蛋白等。

Advertisements


4、注意定期回醫院複查,關注血壓、血糖、血尿酸和蛋白尿指標

有條件的朋友,應該每天給自己測一次血壓;每半年到醫院查一下血常規和尿常規,要特別關注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指標;對慢性腎病患者來說,還要每半年查一次腎功能,要特別關注自己的蛋白尿或者白蛋白尿指標,發現問題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5、留意尿毒症的早期癥狀,一旦出現要及時就醫

對於慢性腎病患者,或者腎功能輕微異常的朋友來說,了解尿毒症出現的早期癥狀很重要,越早發現和治療,尿毒症就離我們越遠。尿毒症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在:眼瞼和腳踝浮腫、尿量逐漸減少、高血壓異常升高、出現血尿、不明原因的貧血、腰痛和食慾下降等。腎不好的朋友,如果出現這些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