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愛回家!子女長大後「和你親不親」 其實早就註定:看這一點就知道
終於理解,為什麼現在有的年輕人不愛回老家了。
前兩天刷到一個視頻,網友周先生受邀去朋友老家玩兩天。
誰知剛待了半天,他就受不了了。
起因是周先生想在院子裡吃午飯。
因為長期生活在城市,周先生覺得能邊吃飯、邊曬太陽、邊看風景很新鮮。
誰知,朋友這邊剛搭好桌子,擺上碗筷,他爸爸就衝出來大吼:
「這大熱天的在院子裡吃飯,你不嫌曬啊!」
周先生一聽急忙解釋是自己的主意。
朋友父親覺得有些尷尬,趕忙說兒子:「知道在院子裡吃飯,也不拿個篷布遮遮陽。」
朋友這邊剛把篷布拿出來,他爸爸又張口:
「早幹嘛去了!現在菜都上了,你才撐篷布,把土都弄到菜上了。」
後來,朋友怕周先生覺得熱,就從屋裡拿了電風扇出來。
朋友爸爸一看,又急了:「院子裡都沒洒水,風扇一吹,土全到菜上了,還讓不讓人吃飯啊?」
吃飯過程中,朋友爸爸也一直在挑三揀四:
「這個菜有點咸啊,你買鹽的時候不要錢啊?」
「這個米飯水加多了,還怎麼吃啊!」
「這豬肉哪買的?就不能去別處買嗎,多貴啊!」
目之所及的每件小事都能被挑出毛病,看啥都不滿意。
這頓飯吃得周先生心裡憋悶,一點食慾都沒了。
飯後,周先生問朋友:「你爸爸一直如此嗎?」
朋友嘆了口氣:「從小就這樣,一點小事就像天塌了一樣,我從來不敢隨便說話。所以長大後,我很少回家。」
「大概是被我爸嚇怕了。我一直覺得比起沒錢,一個家庭更可怕的,是有一個總在製造內耗的人。」
一點小事就無限放大
再把負面情緒傳給全家
你們遇到過這樣的回應嗎?
想幫忙做家務,結果不小心把碗打碎了,結果:
「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幹好點什麼?以後哪有老闆敢用你?」
心疼媽媽平常辛苦,做了一桌子飯菜想製造個驚喜,結果:
「以為我會表揚你嗎?做了那麼多,我們倆怎麼吃的完啊?」
全家一起出門旅遊,本來高高興興的,然而:
「這天氣怎麼這麼熱?人也太多了吧?早和你說在家待著,你非要出來湊熱鬧!煩死了!」
自己不高興了,全家人都要遷就他;
但如果是別人不高興了,就是「你也太矯情了」。
......
如果似曾相識,那麼你很可能遇上「內耗型家人」了。
他們極其擅長「把一點小事無限放大,再把負面情緒傳染給全家」。
而生活在他身邊的人,每天都像活在「地雷區」,小心翼翼,精神緊繃。
生怕哪句話沒說對、哪件事沒做好,就會引發戰爭。
而「內耗型家人」本人卻渾然不覺。
甚至覺得「都是因為你們不好,才讓我生氣的」。
一般「內耗型家人」有4個明顯特質:
1.控制欲強:什麼事都要聽他的;
2.情緒化:像行走的炸彈,一點就著;
3.悲觀:眼裡總能看到問題,對一切都不滿意;
4.雙面人:在外唯唯諾諾,回家指手畫腳。
此外,「內耗型家人」還有一個「隱蔽性特質」。
對於一般人而言,很多小矛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但「內耗型家人」卻執著於:反覆發作,沒完沒了。
日子久了,很多小事便鬱結於周圍人的心裡,不說吧,一直膈應著;拿出來說吧,又有點小題大做。
不知不覺中,我們被負能量反覆浸染著,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不對。
最後,一回家就覺得窒息。
一家人失去了本該有的鬆弛與愛意。
世界上有兩個我
一個想回家,一個想遠行
相較於伴侶,「內耗型家人」對於孩子的影響往往會更加深遠。
之前,博主王先生就吐槽自己的姐姐是「家庭內耗製造者」。
外甥考試總分只差37分就滿分,結果姐姐很不滿意,差點「把家裡的天花板給掀了」。
剛考完那天,聽說兒子數學最後一道大題沒做出來:
「我看這題也不難啊!考試前不是做過更難的嗎?」
「我做你媽容易嗎?大年初三還帶你去找老師補課!」
「平常一分能並列二十幾個人,一道大題12分,你是想要我的命吧!」
出分時,得知兒子差37分滿分:
「考得好什麼好,還不知道位次呢!」
然後開始瘋狂划手機:
「完蛋了,你們班有3個考得更好的,今年分數線肯定比去年更高。」
「你腦子壞掉了嗎?怎麼數學最後一題就做不出來呢?」
「我為你花了多少心血,結果你就考成這樣,太可恨了!」
「你要是沒考上重點高中,以後都別叫我媽了!」
最終,外甥如願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但姐姐依舊不依不饒。
「我說什麼來著,你如果數學寫出來了,肯定能上省重點!」
「人生第一次分流,你就落後了!」
「在我手下幹活的兩個人,人家的孩子都考得比你好,我都沒臉去上班了!」
連珠炮式地一通輸出,情緒隨之大起大落,還時不時地摔鍋砸碗......
兒子則站在一邊全身發抖,大氣都不敢喘,一直在哭。
要知道,視頻雖然只有11分鐘,但我看完後,腦袋被吵得生疼。
而這僅僅是孩子近半個月的生活。
無法想象,在這樣的家庭生活十幾年,孩子如何能保持健康快樂。
還有網友說,自家的「內耗」被一代代「完美」地繼承了。
每次老公提醒孩子不要踩水坑,孩子都會下意識地說:
「你當我瞎看不到啊!」
也有網友說,由於自己從小就要看爸爸臉色過日子,現在和人相處時,總是過度敏感,唯唯諾諾,生怕自己做錯事情。
更讓人心疼的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很多人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卻又很難掙脫這個「牢籠」。
「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變得和我媽一樣,但生氣時,還是會忍不住。」
「爸媽一邊把我養成畏畏縮縮、自卑的人,一邊又斥責我不夠勇敢。」
此外,還有一位網友,從小就生活在爸爸「一言堂」的威懾下:
「我爸爸總是先問我的想法,然後又否定我,最後強行替我做決定,每次都是。」
有一次網友回家,爸爸幫她做了早餐,問:「三明治要一片麵包還是兩片。」
她回答:「一片就好。」
可爸爸卻堅持:「還是兩片吧。」
網友下意識地懟回去:
「我說一片就一片。你要是想放兩片就別來問我。別等我說了,又來否定我。」
爸爸明顯有些慌亂:
「好,知道了,知道了。」
之後網友回到房間,突然哭了:
「我感覺替小時候的自己出了氣,但看著爸爸的背影,我又很後悔自己剛剛的態度。」
這便是生活在「內耗型家庭」中的孩子,內心的另一重掙扎:
既抵觸父母的「精神傷害」,又心疼他們的勞累。
不知道該怪誰,最後只能怪自己。
「這世界上有兩個我,一個想回家,一個想遠行。」
在愛裡長大的孩子
連迷路都像旅行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要說:「爸媽也是為了教育孩子,孩子有錯也不能不說啊。」
的確。
只是希望大家明白:
指責或打壓,從不是教育的唯一途徑。
曾看到過一個故事。
有網友國小二年級時家裡差點破產。
她媽媽天天在家裡發火,但爸爸卻還是樂呵呵的。
一次爸爸帶著女兒去釣魚,說如果下雨了,就告訴女兒「富蘭克林是如何抓閃電的」。
「那天我沒學會抓閃電,卻記住了爸爸說的:『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都會過去的,但美好永存』。這句話,在後來無數的黑暗日子裡,給了我重新開始的勇氣。」
來源:視覺中國
想起曾看到的一句話:
「我們的教育太注重把我們變得優秀,卻從不教我們如何生存。」
這裡的生存,指的是「面對逆境,要如何更好地活下來」。
人生中起起落落是常態。
但不內耗的家庭教育,會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樂觀、堅韌」的種子。
這些足以支撐他們走過一個個人生低谷。
前段時間很火的綜藝《花兒與少年》中有個場景。
迪麗熱巴不小心碰倒身後的可樂,可樂從瓶子裡噴了出來。
她當下的第一反應是:「天啊,完蛋了。」
而一旁的秦嵐則脫口而出:「節日快樂!」
這句話,把在場的所有人都逗笑了。
事後熱巴回憶,正是這句「節日快樂」,安撫了她當下焦慮的情緒。
其實家庭生活也是如此。
同樣是把可樂打翻,聽到「你沒長眼睛嗎?」和「節日快樂!」,是全然不同的體驗。
其實除去大是大非,家庭生活中的對錯並沒有那麼重要。
問題終歸要被解決,但如果能用不同心情來面對,煩惱,或許就會變為一種樂趣。
別在內心繼續做一個無能為力的小孩
最後,還是要澄清一點:說了這麼多,並不是為了指責父母。天下從沒有完美的父母。
父母和我們一樣,也會被自己的成長環境影響,有自己天然的局限與不足。
所以,這裡想給大家提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去應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內耗時刻」。
1.原諒自己
原諒自己面對父母時會有莫名的火氣;
原諒自己即便長大了,仍會被小時候的事刺痛,情緒崩潰;
原諒自己並不完美,無法徹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所有改變的第一步,都是接納現實的不夠完美。
2.允許父母的「不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痛苦,是因為我們總期待父母會有變化,但這份期待又總是落空。
這時,不如留一些空間「允許」一切發生。
不必對抗,只是允許父母按照他們的方式生活。
放下期待,或許能過得更自在。
來源:視覺中國
3.盡量避免刻板印象
由於從小的浸染,我們往往會對父母有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控制欲強、情緒起伏大、冷暴力等等。
所以長大後,一旦有類似情境發生,就很容易觸發我們的應激反應。
先入為主地認為爸媽「老毛病又犯了」。
就像前文回懟父親「只要一片麵包」的女兒,或許爸媽還沒張口,自己先來了情緒,引爆「戰爭」。
但別忘了,人是在不斷變化的。
一旦心裡提前裝好了對爸媽的預判,那對他們真正的理解是進不來的。
4.物理隔離
如果任何努力都失效了,沒關係,我們可以退一步 ,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舒服的空間,重新養育自己。
這兩年有句話很火:
「不幸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對。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不是我們的錯。
但「擺脫這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則是我們逃不掉的責任。
別在內心繼續做一個無能為力的小孩啦。
振作起來,去成為一個更好的大人吧!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