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裡的高貴!「民國第一名媛」中年喪夫 51歲淪為階下囚,90歲活成「精緻女人」的典範
很快,鄭念被關進上海第一看守所,成為代號1806的囚犯。
這時她卻為丈夫慶幸:
「自他逝世後,我這還是第一次,不為他的去世惋惜。謝天謝地,他不在了。否則,他必然難逃一場凌辱和迫害。」
進入監獄後,裡面的生活比她想象的要糟糕百倍。
天花板布滿蜘蛛網,牆壁滿是黑色裂縫,坑坑窪窪的水泥板上遍是塵埃污垢。
她借來掃帚,把監牢打掃得乾乾淨淨。
她給存水用的洗臉盆做了防塵蓋,她借來針線將毛巾改製成馬桶墊子。
她用自己每頓剩下的米飯當作漿糊,將手紙一張一張地貼在沿床的牆面之上,這樣她的被褥便不會被牆上的塵土弄髒。
她還自己編了一套運動操讓自己保持體力、保持清醒。
後來的一段時間,她的手被長時間反銬在背後,手腕被磨破了,手也因為長時間麻痹而不能有大動作,但是每次上完廁所,她都要拉上西褲的拉鏈,只因為敞開褲鏈「太失體面了」。
Advertisements
為了恢復臂力,她每天在獄中堅持鍛煉,幾年後才逐漸恢復。
在監獄的這麼多年,她拒不認罪。
甚至一個獄中醫生對她說:」這麼多年來,我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犯人,如此好鬥不馴。」
後來,她有了提前出獄的機會,但是她不從。
她說:「我沒有罪,我要你們賠禮道歉。另外必須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報紙上公開刊登道歉聲明。」
後來,還是靠她女兒的消息把她騙出了獄。
1973年,她和一群女囚從上海提籃橋監獄大門走出。
與旁人不同的是,她沒有蓬頭垢面,而是樸素的乾淨。
出獄後,她得知她唯一的女兒去世了。
她悲傷得像是失去了全世界。
1980 年 9 月,滿心悲傷的鄭念只帶了一個箱子和一個裝著二十美元的手提包。去美國定居。
離開之前,鄭念把家中僅剩的文物全部無償捐贈於上海博物館。
Advertisements
獨自一人的鄭念,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小說《上海生死劫》,她用理智與信念,堅強地生活。
Advertisements
她四處參加演講,資助青年學生,將把自己的稿費設立了「梅萍基金會」,專門資助大陸的留美學生。
1988年,鄭念將丈夫和女兒的骨灰灑在了太平洋,「因為太平洋通中國,海水會將她帶回上海。」
2009年的一天,94歲的她在浴缸裡摔倒起不來,因為獨居,當時沒有人發現她。
幸好第二天,她約好的一個朋友來訪,按鈴無人答應,特地叫來大廈管理員打開房門,鄭念才被送入醫院。但因為感染,醫生告知她的壽命最多只有一年。
她聽了,平靜地回答:「我已經活夠了,我要準備回家了!」
她留下了遺囑,死後骨灰同樣灑進太平洋,一家三口在黃浦江匯合。
老年的鄭念經常說的話是:「一個人主要的就是,不要氣餒。你一定要有一個希望,並且有信心、樂觀,朝著那個望走。」
她一生浮沉,經歷過無數絕望。但是她那上揚的嘴角和被歲月雕琢的面容卻愈發典雅。
生活啊,日子啊,重要的不是你能打出多重的拳,而是能扛住多重的拳,堅持不倒卻依然向前。
部分資料來源:
鳳凰網:鄭念晚年接受採訪談《上海生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