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染日本流感去世!與「普通感冒」不同 專家提醒:抓住「黃金48小時」自救

隨著大S離世、其家人證實她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也讓流感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流行特點,常在冬春季暴發流行。

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嗎?流感出現哪些症狀要及時就醫?

流感常伴有這些症狀

重醫附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曉慧介紹,流感的全身症狀通常比普通感冒更重,主要表現為39~40℃的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等不適。

而對於普通感冒,發熱、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狀相對較輕,以鼻塞、流涕、嗓子疼為主要表現。

Advertisements

王曉慧提醒,有的患者會自行用流感抗原檢測試紙自測,但是,「即使抗原陰性,仍不能排除流感可能。」對於症狀較明顯的患者,仍然需要儘早就醫,明確是否存在流感,同時也需要鑒別是否存在其他病毒感染或疾病的可能。

流感發病自救有「黃金48小時」

王曉慧提醒,流感發病的48小時被稱為自救的「黃金48小時」。在起病48小時內用藥,可以在早期清除病毒,減少重症幾率,降低死亡風險。抗病毒藥品的說明書上也會提示「在流感症狀開始的48小時以內使用」。

超過了48小時,抗病毒治療仍然有用,它可以控制病毒複製、減少炎症反應、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家庭接觸人員被感染的風險,但必須遵醫囑用藥。

示意圖達志


尤其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比如老人、兒童、有慢性呼吸和心血管等基礎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孕婦、產婦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