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40年!班長春節去世「群組一片哀悼」 「下葬後隔天」我決定退出群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1月31日,正月初三。上午8時許,同學群組有人發出一則通知:「各位同學:同學趙來軍因病去世,定於2月1日(農曆正月初四)早9點在縣殯儀館舉行告別儀式,希望撥冗參加,準時到達。」
Advertisements
我是在高速服務區臨時停車休息時,看到的微信,當時正準備去青島看望一位過去的老科長,我初入職場時的引路人。微信的內容讓人很是意外,遂逐條刷看了群組的各條信息。
第一個看到通知的女同學回復:「啊,有沒有搞錯,是不是在開玩笑?」
第二個同學是個做生意的,回復的很簡單:「收到」
第三個同學一向愛開玩笑,發的微信也與眾不同:「蒼天呀!大地呀!我的軍哥呀親哥!你怎麼就……」
接下來回復的都很快,發送最多的是,「老同學一路走好!」,或者,「老班長一路走好!」連後面的雙手合十、落淚的微信表情也是一樣的,估計是複製粘貼前面發送的信息。
Advertisements
也有人發送了感言。
「命運弄人,世事難料,我們總以為時間還長,卻忘了意外無情」
「九天濃雲,蒼天催淚,沉痛哀悼,英靈安息,老同學一路走好」
「命運無常,人生難料,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活在當下,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沒想到去年畢業40周年紀念日聚會,竟成了我們的告別日,也是我們生前見他的最後一面,真的很心痛……在腦海里永遠記得他年輕帥氣的影子」
來軍是我初中時期的同學,高中他是在縣一中上的,大專畢業后,分到縣交通局工作。我則是在市實驗中學讀的高中,然後去北京讀了大學,大學畢業在縣人大上了兩年班,又考取了省直機關。後來,跟趙來軍交集見面的機會就少了。
說心裡話,我對來軍印象不錯。他比我大一歲,今年55周歲,過去他曾是班裡的班長,是個熱心人,是那種很真誠的熱情,多年以來,他對人一直保持著這種很有親和力的風格。
Advertisements
有了微信之後,人的聯繫變得方便快捷。前些年很時興搞同學聚會,大學的、高中的、初中的、小學的,不同時期的同學,都有微信群,也經常組織聚會,方式基本差不多,就是聚在一起吃頓飯、唱唱歌。
示意圖搜狐
初中同學每次聚會的組織者,一般都是來軍,因為過去他是班長,後來在體制內工作,有人緣有人脈有人氣。不僅是聚會,同學們誰家有個紅白事,往往也是來軍發通知,號召其他人去幫忙捧場,他自然是跑前跑后,就當自己的事一樣來辦。不少同學遇到難處,也會找來軍拿個主意支個招,對他的人品和能力都信得過。這些情況,在微信群組和多個同學的口中得到了證實。
過去我在回縣裡老家過春節的時候,參加了幾次初中同學的聚會。時隔多年,很多同學連姓名都記不清了,模樣變化更是很大,聊的都是過去上學的舊事,沒什麼新的話題。後來,父母年紀大了,搬到省城隨我居住,家裡老房子閑置幾年後也賣了,平時很少回去,我就再也沒有參加過初中同學的聚會。
Advertisements
我來省城工作后,每到年節總是會收到來軍的微信祝福,今年除夕夜,依然如此。我倆用各種美好的辭彙,例行互相祝福了一番,沒想到僅僅幾天,就陰陽兩隔,人生真是無常。
示意圖劇照
Advertisements
以往我回老家,只要來軍知道了,一定會約我吃頓飯,叫幾個同學作陪,並且總是真誠地說,老家有什麼事就跟他說。
來軍的真誠和友好讓我很過意不去,雖然我在省直機關工作,但這些年也沒給他幫什麼忙。僅有的一次,是他兒子高考沒考好,上了個雙非,大學期間想參軍,問過我有沒有路子。這一方面我真沒有資源,本想問問其他人,可來軍已經通過他的一個親戚辦妥了,我也沒有幫上忙,可過後回到縣裡,來軍仍然熱情地又請我吃飯,搞得我很是尷尬。
這次聽到來軍去世的消息,我不能不回去做最後的告別。當天拜訪過老科長后,我連夜驅車趕路四百公里,回了老家。趕到縣城時,已經是夜裡11點了,就找了家旅館住下了。
初四天不亮,就醒了,又在回憶過去與來軍的點點滴滴,心生許多感嘆。憑著過去的情誼,我覺得應該先去來軍家,看望一下家屬,然後再去縣殯儀館參加告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