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奪命又兇又猛!醫師苦勸「睡前2不做」還不夠 起床也有危機:一習慣很多人常做
1.早晨避免猛然起床
早晨起床時,很多人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突然猛地從床上站起來,其實,這種習慣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因為當我們從躺卧狀態轉換為站立時,血壓會出現暫時性的波動,尤其是早晨剛醒來的時候,血液循環還沒有完全恢復,猛然站立可能導致頭暈、眼花,甚至引發心臟負擔加重。
Advertisements
對於患有冠心病的人而言,這種毫無徵兆的血壓波動,很容易引發如心絞痛之類的不適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有位常年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告訴我,他每次早上起來,習慣性一激動就猛地站起來,結果經常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
Advertisements
經過我的建議,他開始調整自己的起床方式:先緩慢坐起,待適應後再站起來,逐漸讓身體適應重力變化,避免過度的血壓波動。
調整後的結果是,他早晨的症狀大為緩解,心臟也沒有那麼負擔過重了,這一改變看似簡單,卻直接影響了冠心病的管理效果。
Advertisements
2.早晨避免空腹飲水過多
很多人在早晨剛醒來時,習慣性地大量喝水,尤其是喝下好幾杯溫水,認為這有助於排毒和促進新陳代謝,然而,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風險。
早晨起床後,空腹大量飲水會導致血容量迅速增加,可能引發血壓波動。
Advertisements
如果心臟本身已經存在問題,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心臟負擔會瞬間增加,可能會引起心悸、氣短,甚至誘發心絞痛。
我曾治療過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長期有冠心病的症狀,早晨起床後,他都會喝兩三大杯水,覺得這樣可以排毒和消除體內的疲勞。
Advertisements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胸口劇烈的疼痛,被送往急診,經過詳細檢查,我發現,他的空腹大量喝水使得心臟承受了過大的壓力。
我告誡他,早晨的飲水應適量,尤其對於心臟有問題的人來說,不要過度刺激心臟的負擔。適量的水分有助於補充體液,但絕不宜空腹大量飲用。
Advertisements
調整了飲水方式後,他的心臟負擔減輕了,症狀也明顯改善。
這告訴我們,早晨起床後,應該控制飲水的量,避免空腹大量飲水,而是選擇適量且溫和的方式進行補水。
同時,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水分,讓心臟有更多時間適應清晨的變化。
Advertisements
冠心病是一個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健康威脅,但很多人忽視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細微的習慣對心臟健康的巨大影響。
睡前的飲食、運動習慣,早晨起床的方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可能直接決定我們的健康狀況。
經過我的臨床經驗,許多患者在調整了這些簡單的生活習慣後,血壓逐漸平穩,心臟的負擔減輕了許多。
因此,不要低估生活中的細節,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習慣,給自己的心臟一個更輕鬆、更健康的環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